時間: 2025-07-10 09:20:48 作者: 媒介星軟文平臺
臨時抱佛腳
平時不與媒體建立聯系,僅在需要曝光或危機發生時才緊急公關,易被視為“功利性接觸”。例如,企業在新品發布前突然密集聯系媒體,卻因缺乏日常互動導致合作意愿低。正確做法:保持定期溝通,通過電話、郵件或社交媒體分享企業動態、行業見解,建立信任基礎。
區別對待媒體
在公開場合厚此薄彼,或直接評價其他媒體,易引發媒體圈反感。例如,在媒體見面會上對某家媒體過度熱情,而對其他媒體冷淡,或私下吐槽某媒體“不專業”。正確做法:內部可劃分媒體優先級,但公開場合需一視同仁;通過研究媒體特點(如擅長深度報道或快新聞)定制合作策略,而非主觀評價。
過度商業化干預
將媒體關系簡化為“廣告交易”,如直接詢問“發稿多少錢”或要求“獨家采訪”卻無法兌現承諾,會損害媒體信任。例如,新人加媒體微信后首句詢問軟文價格,易被資深媒體人忽視。正確做法:以“提供價值”為核心,如分享獨家數據、行業趨勢分析,或邀請媒體參與閉門研討會,建立長期合作基礎。
官方投稿入口
路徑:訪問目標媒體官網,在“首頁”“關于我們”或“聯系我們”頁面查找“投稿”“新聞投稿”入口。
適用場景:央媒(如人民日報、新華社)、地方政府門戶網站、專業政務平臺(如中國政務服務平臺)。
案例:政務服務信息可投稿至“中國教育報”“鳳凰網教育”等垂直領域媒體,需附官方蓋章的實踐證明。
第三方發稿平臺
路徑:注冊媒介星軟文平臺、媒介星發稿平臺等,選擇媒體欄目并勾選目標渠道(如科技、文化頻道),上傳稿件后支付費用。
優勢:覆蓋8000+媒體資源,避免自行尋找聯系方式的繁瑣。
費用參考:中國網代發100-500元/篇,中國日報網100-800元/篇。
社交媒體投稿
路徑:通過微博、公眾號私信聯系媒體賬號,或參與媒體發起的熱點話題投稿(如抖音#大學生下鄉變形記、B站實踐日志連載)。
注意:需匹配平臺調性,如B站適合“前中后”三期視頻投稿,知乎需用“爭議問題+實踐案例”結構。
建立媒體資源庫
內容:記錄媒體聯系方式、報道風格、關注領域及記者個人偏好(如年輕記者偏好場景化內容,資深記者注重深度分析)。
工具:使用Excel或CRM系統分類管理,例如按媒體類型(央媒、行業媒體、自媒體)或報道領域(科技、教育、財經)劃分。
定制化溝通策略
高層對接:危機公關或重大合作時,直接聯系媒體主編或高層,確保信息優先級。
記者維護:日常合作中,與對口記者保持溝通,提供獨家數據或案例,例如邀請參與企業閉門研討會。
案例:某企業定期舉辦行業峰會,邀請媒體記者與專家對話,通過深度內容輸出提升報道質量。
危機公關響應
黃金48小時:危機事件發生后,24小時內發布初步聲明,48小時內提供調查進展。
統一口徑:所有對外信息需經法務和公關部門審核,避免內部矛盾。
案例:某車企因質量問題引發輿情,通過召開媒體溝通會、公開整改方案,成功挽回公眾信任。
AI審核與溯源要求
配圖規范:需含時間地點水印,防止偽造。
數據驗證:上傳原始記錄視頻作為證據,例如實踐類稿件需附活動全程錄像。
多平臺聯動傳播
“1+N”模式:以一篇權威稿件為核心,同步在短視頻平臺(抖音、快手)、知識社區(知乎、豆瓣)和行業論壇(虎嗅、36氪)擴散。
案例:某品牌發布新品時,通過央媒稿件+KOL測評+用戶UGC內容,實現全網曝光量超1億次。
垂直領域精準投放
黑馬平臺:關注大學生成長社區“青創Hub”、鄉村振興媒體“新鄉土”等新興渠道,以低成本獲取高轉化。
數據加分項:需含可持續性證明(如合作協議、用戶長期反饋),例如返鄉創業故事需展示帶動村民增收的長期效果。
媒體關系維護的3大禁忌 2025年怎么投稿和聯系媒體好、本文由 媒介星軟文平臺 原創,如要轉載請獲取作者同意,如有需求請滴滴 (媒介星軟文平臺)。
掃一掃,添加好友!
免責聲明:本文系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如因作品內容,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站聯系的,請郵件聯系2290/781984@qq.com
全網媒體直線發稿、24小時自助發稿平臺、助您提升營銷效率!